首页 >  聚焦 >

美国当年最大误判:中国会放弃瓦良格号,几年后辽宁号现身大连

2023-08-04 15:09:56 来源:互联网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资料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军的孱弱都是华夏儿女心中的痛,这份痛伴随着对“航空母舰”的执念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达到高峰。当时从国家到人民,都期待中国能尽快拥有第一艘航母。

因此,当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横空出世之后,无数人都激动地热泪盈眶。而直到它列装入役之后,有关“辽宁舰”的前生今生才得以传播,老百姓这才知道第一艘航母的来之不易。

在“辽宁舰”诞生的故事里,有一位贯穿始终的大反派,它从我国试图建造航母开始就不断制造麻烦,在购买瓦良格号的时候,更是不惜动用大量资源去阻止,而这个反派就是美国。

不过,美国在2002年产生了严重误判,最终只能坐视我国顺利完成了“辽宁舰”的改建。

瓦良格

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

熟悉“辽宁舰”的人都知道,它的前身是由乌克兰造船厂制造的半成品航母——瓦良格号。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才被中国公司购买,经过漫长的航运后,停靠在我国的大连港。

因此,要讲清楚“辽宁舰”的前世今生,以及美国人所产生的误判,首先就需要了解有关“瓦良格号”的历史。

进入了冷战时期后,美苏两国在军事工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作为现代海军核心的航空母舰更是他们军备竞赛的关键,双方在这个领域的投入都是天文数字。

据悉,苏联一共开发了三代航空母舰,其中第三代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在80年代初问世。

随后,苏联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建造,其中第二艘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于1985年12月6日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设。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据悉,这艘航母最初被命名为里加号,但是它下水之后正好赶上了苏联解体前的动荡,于是被更名为瓦良格号。

这艘航母最初的制造是非常顺利的,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就完成了舰船主体的设计,并于1988 年11月竣工下水。

然而此时苏联已经开始出现动荡,造船厂也受到了影响,瓦良格号的后续制造开始出现问题。

到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乌克兰随后宣布独立。对新生的乌克兰共和国来说,有太多地方需要去投入资金,航母这么庞大的“烧钱”工程它自然无力负担,瓦良格号被迫停工。

瓦良格号

而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一度也陷入了内忧外患中,完全没有余力去接手瓦良格号。

于是在1995年,俄罗斯正式宣布将瓦良格号移出俄罗斯海军编制,并将其以偿还债务的形式留在乌克兰。

当然,乌克兰对这个结果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因为它对于航母没有任何需求,这艘大船停在那里,单单是每年的维护费用就是一个巨额数字,是乌克兰政府完全无法负担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后,乌克兰政府最终决定出售未完成的瓦良格号,希望能够用它来创造一些价值。

瓦良格号

成功被中国公司购买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是一艘建造好的航母,它确实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瓦良格号只完成了68%的内容,而且已经停留在造船厂长达十年,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乌克兰虽然释放了出售瓦良格号的信息,但愿意出手的国家寥寥无几,在为数不多的买者之中,意向最强烈的就是我国。

这也很正常,我国从很早开始就谋求航母制造,这几乎是国际社会上一个公认的事实。中国海军对航母的渴求非常强烈,而美国则多次暗中进行阻止,破坏了我军的航母研究进程。

因此当乌克兰愿意出售半成品航母的时候,我国自然非常积极。1995年,乌克兰外长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双方就交流过瓦良格号的去留问题。

瓦良格号

只是,中乌两国的心理价位此时是完全不同的,故而这场洽谈最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到1997年的时候,乌克兰实在无法忍受在瓦良格号上的巨大耗费,公开表示要出售这艘航母。我国第一时间派出代表团去往乌克兰,并给出了很有诚意的价格,洽谈流程推进得极为顺利。

就在双方准备签订合约的时候,美国忽然站了出来,强势进行了干预。

面对世界霸主,乌克兰这个小国有苦难言,最终只能同意美国的霸王条款,宣布瓦良格号不会出售给国家,只会卖给私人机构。

贺鹏飞

美国外交部粗暴的干预让我军的航母购买计划再次陷入僵局,眼看着就将与瓦良格号失之交臂。关键时刻,海军的副司令贺鹏飞想了一条瞒天过海之计,让港澳商人先以个人的名义购买这艘航母,然后再捐赠给国家,完成一道转手。

这样的话,乌克兰可以给美国一个交代,我军也可以在实质上获得瓦良格号,可谓是皆大欢喜。

于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立马联系了香港爱国商人徐增平,并将相关计划透露给他,徐增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海军的请求。

1998年,徐增平忽然创立了一家旅游娱乐公司,宣称要进军远洋旅游业,随后奔赴乌克兰竞标瓦良格号。最终,徐增平以2000万的报价成功中标,成为了瓦良格号的所有人。

徐增平

美国为何会产生误判

竞标结束之后,美国政客在看到结果后很快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弯弯绕,于是它迅速应对了一手釜底抽薪之计。在美国人的要求之下,乌克兰连夜派人拆除了瓦良格号中的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让这艘庞大的航母在交付时沦为了一个空壳。

美国人自认为这一手做得非常绝妙,能够极大程度破坏中国的规划,于是它放松了警惕。在此之后,美国国会多次讨论这件事,政府高官普遍认为中国无法以瓦良格号为基础修复出可堪使用的航母。

美国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判,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我国在经历千难万险之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将瓦良格号运回大连。

但之后的几年里,瓦良格号就一直静静地停靠在大连港,没有任何施工动作,甚至还彻底放开,允许普通人上舰参观。

瓦良格

在美国人看来,我国海军之所以按兵不动,显然是在修复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迟迟无法攻克,因此不敢贸然开工。因此,美国军方不少人坚信中国没有修复和建造航母的能力。

事实上,我国从很早就开始了航母建造计划,并陆续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购买了几艘退役的航母。

但这些航母购买之后仅提供了研究价值,并没有如一些人猜测的那样被我国海军修复。

因此,美国军方有很多人判断,中国并不具备修复航母的技术,即便购买了瓦良格号,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航母

其次,为了阻止后发国家通过航母来增强本国的海上军事实力,美国从冷战开始后不久就一直渲染“航母无用论”。

美国军方在多家媒体上持续不断地发表鼓吹反舰导弹的相关文章,还在多个渠道暗示航母在此类武器面前将不堪一击;甚至军方的发言人还屡次在媒体上透露美国要拆撤航母的消息。

不仅如此,美国军方还不断捏造并提升航母的成本,并将其维护费用渲染地极为高昂。

这让很多本来有心购买航母的国家犹豫起来,担心无法负担航空母舰这样的吞金怪兽。

航母

在1995年,我国政府驳回了海军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申请。这给了美国人一个信号,似乎中国政府已经相信了“航母无用论”。

最后,造成美国军方误判的一个关键原因,还在于我国在军费的开支上一直非常保守,海军多次申请要求增加导弹驱逐舰都未获得大力支持,数量一直不多。

相对于导弹驱逐舰,航母的造价更加高昂,即便是拥有了瓦良格号的底子,想要完成改建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因此,美国军方彻底放松了警惕,坚信瓦良格号不会改变什么。

航母

“辽宁舰”列装入役,震惊全球

但实际上,我国之所以将瓦良格号停留在港口三年不动,一方面是为了麻痹美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迅速吃透乌克兰人提供的技术,为之后修复瓦良格号夯实基础。

虽然美国在我国购买瓦良格号的时候从中作梗,收走了大量的精密仪器和动力系统。

但我军也不是吃素的,早就以方便改造为名义从乌克兰人手中拿到了瓦良格号的全套图纸,还招揽了大量人才。

有了这些重要的资料,航母的改建难度便大大降低。而且我国之前购买的几艘退役航母早就给相关机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在航母的制造和改建上具备了一流水平。

航母

于是2005年4月,在港口停靠了3年的瓦良格号忽然有了动作,它被拖到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开始了安装改造的工作。

因为前期准备极为充分,所以改建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2011年7月27日,我国国防部发言人证实,中国海军正在对一艘废旧航母进行改建,而一个月后,改建完毕的航母就正式下水。

这则消息传出后震惊全球,不少媒体认为此举将是中国海军崛起的标志。

辽宁舰

结语

总的来说,美国当年之所以会对瓦良格号的命运出现误判,其实是多重原因导致的。

一方面,他们很信任自己的宣传武器,认为“航母无用论”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美国军方笃定我国并没有改建航母的技术和能力,这才掉以轻心。

没有了美国军方的围追堵截和处处设限,我军对瓦良格号的改建进展的非常顺利。几年之后,它以“辽宁舰”的新身份出现于大连港口,震惊了海内外几乎所有的媒体。

参考资料

《惊心动魄!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东归揭秘》——环球网

《瓦良格号航母除船壳以外 内部设施全是中国货》——央视网

标签:

珠宝展示